11月4日,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在香港舉行,
討論“人民幣國際化:香港的愿景和戰(zhàn)略”,吸引了約180名嘉賓以及90名記者的參加。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4日香港報道: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 在推動人民幣走向國際舞臺的進程中,香港已基本上搭建完成連結在岸和離岸兩個市場的三座“橋梁”。
“我們在香港嘗試做的是把非常龐大的在岸人民幣市場和離岸市場連結起來,”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介紹說。
在周五名為“人民幣國際化:香港的愿景和戰(zhàn)略”的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上,陳德霖做出了上述表示。該論壇請來了五位金融和經濟界的大人物,他們同170多名來自不同機構的代表們分享了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看法和心得。
這種聯系是如何建立的呢?陳德霖表示是通過建設三座橋梁:“貿易橋梁”、“直接投資橋梁”以及“投資組合橋梁”。
第一座橋——“貿易橋梁”已大致完成。它允許海外公司與他們內地的貿易伙伴通過人民幣來進行貿易往來。
而還在大力建造中的第二座橋梁——“直接投資橋梁”,則容許外國企業(yè)在離岸市場上募集人民幣,然后將這些資金以外來直接投資的方式投資到大陸;同時,中國企業(yè)也可以使用人民幣向海外市場進行海外直接投資。陳德霖表示:“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通過這個橋梁投資中國?!?/p>
除此之外,“投資組合橋梁”已有雛形,通過這個渠道,離岸人民幣可以進入大陸的資本市場進行投資。
交通銀行副行長葉迪奇說:“銀行業(yè)已經在行動,每天我們都有很多客戶利用這三條橋梁?!?/p>
架起三座橋梁之后,香港下一步的重點是提高“車流量”,這樣才能使香港最終成為首選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金管局認為,香港發(fā)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關鍵是要形成規(guī)模,產生集聚效應。
金管局副總裁彭醒棠在9月底的一次演講中提到,在這種集聚效應下,市場會發(fā)展出豐富的金融產品,流動性會增強,中介機構云集,金融中心地位得到鞏固,人們便會很自然地繼續(xù)選擇在該市場完成各種交易。
在這方面,香港擁有優(yōu)勢。“作為中國的一部份, 作為一個重要的商業(yè)、貿易和金融中心, 我們擁有獨特的優(yōu)勢,”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巴瑫r, 我們在推進香港人民幣業(yè)務上還擁有先行者的優(yōu)勢?!?/p>
“......香港的真正優(yōu)勢正在于這個會場里的人。我們說雙語,中文和英文,”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說。
“英語是國際商務語言。至少有15億人都在說中文,所以我們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夏佳理說。
毫無疑問, 香港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上作出了不少的努力, 同時也具有不少優(yōu)勢, 不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速度仍操之于中國政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香港的代表Sean Craig表示,中國政府對開放其資本帳的取態(tài),是決定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開放資本帳有助提供人民幣資金回流在岸市場的渠道。
除了提供人民幣資金回流渠道以外,開放資本帳也將有助為人民幣投資產品建立市場基建制度。
Sean Craig舉例說,香港人民幣金融產品的離岸市場發(fā)展,依賴市場有完善的人民幣計價的衍生工具;市場也需要信貸風險評估系統(tǒng),以評估人民幣金融產品的信貸風險。這些金融基建制度有助離岸市場人民幣金融產品的發(fā)展,而這些最終都取決于中國政府開放資本帳的態(tài)度。
但是Craig認為資本賬的開放只會循序漸進,否則會為中國經濟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
“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放需要周密的規(guī)劃,要一步步來,”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說。
對于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資本帳開放的問題,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和廣北也以較為長遠的目光看待。
“談及實現人民幣的完全自由兌換,如果你指的是實現人民幣和其它貨幣之間的完全自由兌換和資本的自由流通,我認為那會是一個很長很長的過程。而不完全的自由兌換則能夠在一個比人們想象的更短的時間內實現,”和廣北說道。
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www.chinadailyapac.com/roundtalbe),是2004年成立的中國日報總裁圓桌論壇的延伸活動,并得到亞洲新聞聯盟 (http://www.asianewsnet.net) 的鼎力支持。該聯盟由來自十九個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的二十一家主流報紙組成。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以增進中國與亞洲和西方國家的交流和理解為目的,圍繞亞洲地區(qū)經濟、商業(yè)、產業(yè)和社會發(fā)展等具有戰(zhàn)略影響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和分享見解。
(中國日報亞太分社供稿 編輯 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