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東省城幾家大醫(yī)院了解到,進入八月下旬以來,剖腹產(chǎn)人數(shù)開始出現(xiàn)扎堆的跡象。一些準媽媽之所以搶在“9·1”前剖腹產(chǎn),是擔心晚生幾天,孩子入小學就會晚一年。(8月18日《齊魯晚報》)
近年來,一些城市小學“入學難”的現(xiàn)象尤為凸顯,不僅擇校讓家長傷透腦筋,而且年齡限制也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
按照《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必須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旨在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quán)利,可是,一些教育部門卻在入學年齡上嚴格設限,規(guī)定“當年8月31日前(包括31日)滿6周歲”方可入學。這樣一來,有不少只差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天的“臨界兒童”,就不得不推遲一年入學。
而一個8月份出生的孩子跟一個9月份出生的孩子,在智力上并沒有多大的差別??墒牵瑑H僅因為年齡相差幾天,一個能上小學,另一個卻只能上幼兒園。這不僅是一種智力浪費,也會讓不能入學的孩子產(chǎn)生一些心理陰影。
年齡這道檻已經(jīng)成了家長的一塊心病,可是沒辦法,學校卡得太死,晚一天都不行。怎么辦?不如早做準備,為了能讓孩子將來趕上入學的早班車,不惜冒險搶在“9·1”前剖腹產(chǎn)。用這種方法來應對“入學難”,不免叫人心酸。
依筆者之見,相關部門能否對小學入學年齡限制改一改?能否參照一下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僅僅依照年齡標準,顯然是不科學的,也不符合人性化要求和教育規(guī)律。
眼下,正值小學報名階段。筆者希望,年齡門檻不要再成為小學入學的“老大難”問題。相關部門不妨看看那些搶在“9·1”前剖腹產(chǎn)的準媽媽們,再看看那些屢登金榜的高考神童,也許入學年齡這根弦該松一松了。
(來源:新華網(wǎng)教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