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遭遇情報機構抵制
《紐約時報》認為,上述建議“有可能遭遇來自美國情報機構的抵抗”。兩個月前,美國國安局局長、美軍網(wǎng)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大幅削減美國情報機構對外國民眾的間諜行動是“幼稚之舉”。
并且,即使縮減國安局的情報搜集行動,也無法令外界相信國安局真的做出了改變?!霸谀撤N程度上,這可能取決于監(jiān)控項目的公開透明程度,然而要知道,政府以前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掩蓋這些項目,”《紐約時報》評論道。
還有分析稱,美國國安局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多次在采訪中表示,他之所以選擇披露“監(jiān)控門”事件,就是希望曝光之后會迫使當局做出改變,“這份評估報告顯示出監(jiān)控項目將被修訂的初步跡象,現(xiàn)在看來,斯諾登的目的或許會達成”。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凱特琳?海頓拒絕透露評估報告的細節(jié)內(nèi)容,她僅表示:“我們正在全面審查情報搜集行動,以確保在搜集情報時,能夠兼顧美國公民、美國盟友的安全和隱私。”海頓還補充道,當情報搜集涉及到他國首腦時美國是否保持恰當?shù)淖藨B(tài)、美國如何與最親密的盟友和伙伴進行合作、以及需要進一步制定哪些指導原則和限制規(guī)定,是審查的“重中之重”。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信蓮 編輯:王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