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huán)球在線消息:建偉破產了,坐牢了。
這個從來也沒有開過公司、連攤都沒練過的建偉居然也會破產。在我的印象里,建偉就是一個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做不了的“秧子”,典型的“月光族”——每月的工資都花得精光。不過,每月拿著3000塊的工資,他的生活居然比我們誰都過得滋潤,渾身上下都是名牌不說,年年跑到歐美、新馬泰去旅游。讓那些比他工資高得多,但活得只能算是殷實的朋友們羨慕不已。
建偉的好日子是銀行給的,破產也是銀行“害”的。銀行推行各種“信用卡”,鼓勵你超前消費,也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錢”,而且允許每張卡透支兩萬塊錢。建偉就抓住了這個機會,打起了“時間差”。他利用各個銀行之間信息不通、各自辦卡的空檔,一口氣在三家銀行辦了三張卡,過起了超前消費的生活。這日子他越過越滋潤,不但不缺錢花,還越花越大方。拆東墻補西墻,錢如此好取好花,他竟然樂昏了頭,干脆辭了職,心甘情愿地做起“卡奴”來,每日里就是花天酒地。
春節(jié)以來,各大銀行在發(fā)卡熱情上相互較勁。光大銀行先后發(fā)行了愛嬰信用卡和時尚聯名信用卡,浦發(fā)銀行推出了上航聯名信用卡……據說,今年信用卡累計發(fā)卡量將突破1500萬張,“卡奴”勢必增加。
建偉最后的破產,實在是因為他自己糊涂了,三張卡透支消費的錢不但忘了還回去,而且根本就還不上了。此事敗露,三家銀行同時向他追討,把他告上了法庭。他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分錢存款,還不起十幾萬塊錢的債務,只好去坐牢。
像建偉這樣的“卡奴”可說是遍布海內外。在臺灣,每100名經濟人口(有經濟收入的消費者)中約有6個人是“卡奴”,被逼債而走上自殺絕路的報道屢見不鮮。破產當然是咎由自取,不過,那些一邊倒地鼓吹“超前消費”的媒體不該自省嗎?那些為了擴張業(yè)務,盲目鼓勵透支,對欠款人的信用卻疏于管理的銀行不該自省嗎?(來源:環(huán)球人物周刊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