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專稿:"爬過倒塌的建筑物殘骸,熱淚盈眶地安慰哭泣的孩子,通過擴音器向群眾大聲呼喊,中國總理溫家寶已經(jīng)成為中國面對災難時開放和動情的面孔 ……"
這是路透社14日在一則報道中國領導人心系災民、愛民真切的文章中的開篇描述。
很少有人問到在地震發(fā)生后溫家寶睡了幾小時,因為他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有多少生命能夠被救出上。在這次悲劇災難中溫家寶的言行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的形象,是一個貼近群眾的政府。 -- 埃菲社

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川北重災區(qū)青川縣木魚鎮(zhèn)慰問受災群眾。溫家寶表示黨和國家不會忘記受災的偏僻山村,大家要振作精神,堅強起來,互相幫助,重建家園。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總理經(jīng)過的山路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的廣元市青川縣災情非常嚴重。木魚鎮(zhèn)位于偏僻山區(qū),在青川縣受災最重。由于前往木魚鎮(zhèn)的公路在地震中損壞嚴重,溫家寶總理一行15日早乘火車抵達廣元市,馬上乘車趕到白龍湖坐船,3個多小時后到達青川縣。然后乘坐越野車經(jīng)過一段有塌陷和山體滑坡的山路最后抵達木魚鎮(zhèn)。這是記者拍到的溫家寶總理一行經(jīng)過的山路?!⌒氯A社記者姚大偉攝
中國領導人愛民真切
路透社14日電:據(jù)中國媒體今天報道,溫家寶在視察一座因為地震倒塌的學校時穿過泥土和碎石堆,當他來到試圖從廢墟中挖出兩名受困孩子的救援人員身邊時,溫家寶流下了"熱淚"。
他對著裂縫喊道:"我是溫家寶爺爺。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會得救!"
溫家寶真情流露的方式讓人想起中共的前輩領導人,尤其是在危難時刻,他們會深入群眾當中。

總理經(jīng)過的山路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的廣元市青川縣災情非常嚴重。木魚鎮(zhèn)位于偏僻山區(qū),在青川縣受災最重。由于前往木魚鎮(zhèn)的公路在地震中損壞嚴重,溫家寶總理一行15日早乘火車抵達廣元市,馬上乘車趕到白龍湖坐船,3個多小時后到達青川縣。然后乘坐越野車經(jīng)過一段有塌陷和山體滑坡的山路最后抵達木魚鎮(zhèn)。這是記者拍到的溫家寶總理一行經(jīng)過的山路。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法新社北京5月14日電:中國總理溫家寶不斷出現(xiàn)在國家電視臺畫面中,他把小嬰兒抱在懷里,為地震受災民眾帶來希望。
他承諾說,中央政府永遠不會讓災民們失望。

5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四川綿陽九洲體育館地震災民安置點看望災民。這是溫家寶安慰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孩子們。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埃菲社北京5月14日電:最近三天,中國電視屏幕上頻頻出現(xiàn)溫家寶總理的畫面:冒著雨、手持擴音器、不斷鼓勵被埋在廢墟中的災民。
汶川地震發(fā)生后,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控制所有情況的能力。
溫家寶平易近人、真誠的風格在這次抗震救災工作中再次得到了體現(xiàn)。電視畫面顯示,溫總理向哭泣的孩子們承諾提供"餅干和奶粉",要求救援人員盡力照顧好失去家人的孩子。
一位北京青年向記者表示,溫總理總是站在第一線,他在不到3小時的時間內(nèi)作出行動,證明政府正在盡最大努力來幫助受災群眾。
很少有人問到在地震發(fā)生后溫家寶睡了幾小時,因為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有多少生命能夠被救出上。在這次悲劇災難中溫家寶的言行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的形象,是一個貼近群眾、順應國際社會的政府。

5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四川綿陽九洲體育館地震災民安置點看望災民。這是溫家寶在安慰受傷兒童。 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災情激發(fā)民眾愛國情懷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站5月15日文章《大地震震出民眾愛國情懷》: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中國的人心,也震出了中國民眾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各地自發(fā)捐款獻血者絡繹不絕。中國政府在災后的救援行動反應迅速,災情資訊在媒體幾乎全天候的不間斷開放報道中向全社會傳播,獲得了國際輿論的肯定。
無論是富裕的沿海地區(qū)還是比較不發(fā)達的內(nèi)地省份,中國各地民眾踴躍捐款。
一位在北京國企工作的苗小姐對本報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捐多少錢都不算多!現(xiàn)在最急需的就是捐錢物和獻血,如果身體好,我不僅愿意捐錢,我也愿意獻血?,F(xiàn)在我盡自己所能捐款,每人都捐出一份,大家齊心協(xié)力,一定能渡過難關。"

5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抵達地震重災區(qū)四川北川縣察看災情。這是溫家寶在北川縣災民安置點看望災民。 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汶川大地震迅速凝聚中國人的民族認同感,直接而真實。在公司上班的重慶市民劉燕道出了大多數(shù)中國民眾共患難的心聲。
她在獻血站對本報說:"看到災區(qū)的一些圖片很想哭,感覺人在自然面前很渺小。同為中國人,血濃于水,我們應該和災區(qū)人民一起對抗災難。"各大城市也出現(xiàn)獻血給災區(qū)的人龍。
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震倒了中國民眾一貫對公共事務的冷漠,激發(fā)了他們的公民意識和公義行為。
對災情報道的開放做法不但穩(wěn)定了社會民心,也讓外界看到了政府應急的效率和能力。(編輯:阿彭)

5月15日,一位母親在得知自己孩子遇難后悲痛萬分。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許多正在上學的孩子被掩埋在廢墟中,其中很多孩子不幸遇難。孩子們的離去讓他們的父母和所有關心災區(qū)的人們悲痛不已。許多孩子不幸逝去,還有許多孩子等待援助,社會各界正傾盡全力支援災區(qū),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5月15日,一位悲痛的母親要求最后一次摸摸女兒的手。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許多正在上學的孩子被掩埋在廢墟中,其中很多孩子不幸遇難。孩子們的離去讓他們的父母和所有關心災區(qū)的人們悲痛不已。新華社記者 苑堅 攝

5月15日,綿竹市漢旺鎮(zhèn)一位悲痛欲絕的父親跪在兒子的遺體旁。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許多正在上學的孩子被掩埋在廢墟中,其中很多孩子不幸遇難。孩子們的離去讓他們的父母和所有關心災區(qū)的人們悲痛不已。許多孩子不幸逝去,還有許多孩子等待援助,社會各界正傾盡全力支援災區(qū),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新華社記者 劉海
(來源: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