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俄羅斯《紅星報》今天發(fā)表署名文章,就"和平使命-2007" 反恐演習第一次合同演練發(fā)表評論。作者在文中談到:"總體上,在中俄兩國飛行員進行地面演練的過程中,兩國飛行員克服了語言上的障礙,進行相互的了解和溝通。"
作者在文中說,俄羅斯空軍和防空兵合成兵團的總領航員維克托·菲利波夫在每次向中國飛行員解釋演習計劃中的任何一個飛行動作,都耐心地反復說幾次,并用手勢模擬飛機的飛行過程。在地面討論演習計劃時,像這樣的"語言加手勢"的交流要持續(xù)一個多小時。所有這些交流對于保障演習過程中的飛行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俄羅斯空軍演習副導演、俄羅斯空軍飛行安全局局長奧列格·科利亞達少將說,中國飛行員仔細研究了我們提出的飛行任務,因為在切巴爾庫爾靶場上空中俄兩國飛行員要協(xié)同完成動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在共同的演習中沒有任何特殊化的地方,完全貼近實戰(zhàn)。可以說,在這樣小的空域上如此多數(shù)量的飛機同時演練是一個難題。
科利亞達少將同中國陸軍航空兵領導人沈振文(音譯)大校就所有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商討,畢竟很快正式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就要開始了??评麃嗊_少將說:"我們應該用'同一種語言'說話,相互理解,尊重同行的職業(yè)技能,并充分認識到在同一空域肩并肩完成任務的特殊性。只有在地上獲得相互理解,才能在空中避免問題的出現(xiàn)。"(來源:新華網(wǎng)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