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怪人終遠去
“怪人”、“比怪人還怪”是日本政界人士給小泉“蓋棺定論”的綽號
國際先驅導報駐東京記者錢錚報道 僅僅是離小泉辭職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東京的很多事情已悄然地發(fā)生了改變。
在日本自民黨總部服務中心,原本出售的小泉形象的毛絨玩具已經告罄,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鑰匙鏈和手機繩蜷縮在柜臺的一角,小泉手書字幅的影印件也已下架,擺上了安倍的墨寶?磥恚涸贌狒[的“小泉劇場”也終于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
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內閣頻繁更迭后,小泉以連續(xù)在職1980天的紀錄打造了日本歷代內閣中第三長壽的政權,也成為中曾根康弘之后唯一做滿自民黨總裁任期的首相。
5年半的時間里,小泉自始至終都和“毀譽參半”這個詞聯系在一起。
他在國內推行的一些政策,諸如把國債發(fā)行額度控制在30萬億日元以內,推行整體的金融再生計劃,妥善處理銀行不良貸款,使持續(xù)低迷的股價反彈,日本經濟逐漸步入復蘇的軌道,以及導入小選舉區(qū)制和政黨資助金制度,使政壇與金錢有關的丑聞大大減少等,這些都受到了日本國民的普遍認可。
但是,更多的是頻頻引發(fā)爭議的舉措。小泉推動郵政民營化,反對者稱他解散眾議院這種“逆我者亡”的做法破壞了政治民主氣氛;推動包括金融、稅制、社會保險在內的全方位結構改革,也被認為從工資和可支配收入統(tǒng)計數據來看,家庭經濟疲敝的勢頭依然明顯,甚至由于小泉政權的經濟運營,經濟社會兩極分化的現象愈發(fā)嚴重。
早在1998年小泉參選自民黨總裁時,田中真紀子就認定他是怪人,此后“怪人”成了小泉固定的綽號。在郵政民營化過程中,他的怪人特質登峰造極。2005年,小泉放話不惜解散眾議院也要讓郵政民營化法案獲得通過,并且聽不進自民黨內任何折中意見。森喜朗前往勸說,小泉只拿出一片干奶酪和一罐啤酒招待這位前首相,也不接納森喜朗避免解散眾議院的建議,森喜朗只能以一句“比怪人還怪”給自己找個臺階下。
小泉執(zhí)政期間推行一味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竭力提升日美同盟關系,卻根本不把亞洲鄰國放在眼里,他在任期內先后6次參拜供奉著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極大地傷害了亞洲人民的感情,致使日本的亞洲外交陷入困境。
在互聯網上,小泉的照片被亞洲鄰國的網民們設計成各種可笑的形象來嘲弄,而在他任職期間,亞洲國家發(fā)生了針對日本的多次游行抗議活動。舍近求遠的外交政策,也使其一心推動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宏偉計劃成了泡影。
如今,小泉已走下日本政壇,但他在亞洲乃至國際外交舞臺掀起的風浪是否平息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