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打兩份工多掙
與巴西人的樂觀情緒不同,通脹壓力多少給印度、埃及的圣誕節(jié)蒙上了淡淡的傷感氣氛。人們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lǐng)”,用自己的方式打敗“通脹”。
埃及圣誕節(jié)的日期定在1月7日,而不是12月25日。在圣誕夜之前,人們會去商店買一件新衣服,作為去教堂禮拜的服飾。當午夜的鐘聲響起之后,人們方可回家吃一頓特別的圣誕餐:面包、米、大蒜和肉。
這頓圣誕大餐中,肉類食品的消費不可避免。在開羅的牲畜市場販運活羊的商人哈桑說:“今年牲畜價格和去年相比幾乎漲了一倍?!币恢恢械却笮〉木d羊平均價格超過1500埃鎊(1美元約合5.7埃鎊),比普通工薪族的月收入還高。
根據(jù)埃及中央統(tǒng)計局11月公布的數(shù)據(jù),一年來消費價格指數(shù)增長了11.4%,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3%,漲幅最大。雖然埃及已經(jīng)出現(xiàn)商品價簽天天更換的情況,但政府出臺的遏制措施卻收效甚微。僅9月一個月,埃及蔬菜水果價格就上漲了大約50%,肉禽類食品價格上漲近30%。作為埃及家庭主要蔬菜的西紅柿,一年內(nèi)身價上漲了約三四倍。
埃及是發(fā)展中國家,居民收入較低,全國近8000萬人口中有40%是貧困人口,依靠每天不足2美元生活。面對節(jié)節(jié)攀升的物價,埃及民眾最普遍的選擇是尋求收入來源的多樣化,簡單說來,就是從事第二職業(yè),設(shè)法多掙錢。
現(xiàn)年30歲出頭的馬吉德同時為兩家埃及媒體工作,每月能掙4000多埃鎊,但也剛剛買得起開羅郊區(qū)的一套小公寓。他的家離兩個工作單位都很遠,每天要在路上奔波三四個小時,在兩處一共要干滿12小時,十分辛苦。如果遇到夜里加班,他索性睡在辦公室。最近他還考慮與朋友合伙開餐館,正在為高昂的店面租金發(fā)愁。
今年10月,埃及政府把月工資水平提高400埃鎊,但老百姓都覺得升幅過小,趕不上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