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不卡,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亚洲午夜综合,亚洲网站在线,亚洲国产二区三区,开心伊人网,tiantianri

  周邊·亞太|北美·歐洲|中東·中亞|非洲·拉美|中外關系|國際組織|時政專題|
  精彩推薦 朝韓離散家屬闊別60余年相見話別離苦|洪都拉斯足球場上演血腥屠殺14人喪生|普京與馬兒“竊竊私語”盡顯柔情一面|
外媒:世博見證和諧 世界難舍上海
2010-11-01 13:42: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好友


舉世矚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10月31日晚在黃浦江畔落下帷幕。6個月的時間,5.3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qū)見證了世界與中國的交流與互動,世博讓彼此更加了解。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上海世博會,在依依不舍中閉幕。

文章稱,歷時184天的上海世博會昨晚8時30分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宣告閉幕。在世博文化中心舉行的閉幕儀式與半年前的開幕禮一樣簡單隆重,但卻多了一分依依不舍之情。

報道引述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在稍早的記者會上,以既是聯(lián)合國代表也是中國人的身份,表達自己對落幕的這一天充滿“非常復雜的心情”。他呼吁將10月31日定為世界城市日,以紀念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昨天的世博高峰論壇也通過了《上海宣言》,提出一系列城市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倡議。

德國之聲:上海世博會劃上句號。

報道稱,為期6個月的上海世博會創(chuàng)下了觀眾人數(shù)7300萬的新紀錄。博覽會設立了主題演繹、創(chuàng)意展示及展館設計等多個獎項。包括德國在內的33個國家獲得了不同獎項。

上海世博會國際評獎委員會將A類主題演繹金獎授予德國館。展會總監(jiān)施密茨表示,這是本屆博覽會最重要的獎項。他說:“獲得此獎是我們舉辦這個展覽的目標。特別讓我們感到驕傲的是,每天都有幾萬人參觀德國的展館。幾年來的精心準備最終得到了回報。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了”。

韓國《中央日報》:上海精彩落幕,期待麗水

文章說,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社長趙煥益對韓國館的成果表達了激動之情。從中國上海到韓國需要兩個小時,但是想要參觀上海世博會韓國館卻需要排五個小時的隊,可見其人氣之高。

韓國加圖立大學教授金基燦分析認為,韓國為改善形象下了不少功夫。對于通過此次上海世博會推動韓國在經濟方面獲得的成果,他表示:“今后三年內韓國的對華出口將增長約6萬9986億韓元,而且前往韓國的中國人也會增加45萬人”。

報道稱,下屆世博會就將在韓國麗水舉行。此次上海世博會的成果應該在麗水世博會上得以持續(xù)。事實上,從舉辦地來看,麗水是無法和上海相比的。因此韓國應該突出自己的特色,配合“水和海洋”的主題,展現(xiàn)之前沒亮過相的特色和影像。

日本廣播協(xié)會(NHK) :上海世博會提升中國人消費水準

報道稱,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會昨天(31日)晚間閉幕。來自各國的代表出席了閉幕儀式。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宣布,創(chuàng)造了參觀人數(shù)超7300萬的這次歷史上參觀人數(shù)最多的世博會閉幕。

在日本館,工作人員全體出動,送別最后一批參觀者。

報道指出,中國政府希望以此次世博會為契機,提高國民的消費意識,推動迄今為止以出口為中心的外向型經濟轉變?yōu)橐詡€人消費為主的內需擴大型經濟。

日本民間企業(yè)聯(lián)合參展的“日本產業(yè)館”綜合制作人堺屋太一表示:“上海世博告訴中國人消費的快樂,中國的消費水平上了一個臺階,而中國內需的增加會令全世界受益”。"

此外,英國廣播公司10月31日也刊文說,上海世博會被認為是展示中國“軟實力”的一個機會。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訪問上海,能感受到這座城市正在倡導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來源:中新網 編輯:陳笛)


新聞熱搜
 
商訊
視覺
博客
恐怖的比利時幽靈餐廳
看到這家怪異餐廳的菜單,你會嚇得渾身抖如篩糠,仿佛來到了一個木乃伊的墓穴。 >> 詳細

論壇
金庸小說中日封面對比照
不看不知道,原來兩國封面設計的風格差異這么大??! >> 詳細

財經
點擊排行
 
 
英語點津
網站地圖                  
國際 要聞 深度 亞太 北美 中東 拉美 中外關系 國際組織 海外看中國
評論 本網視點 國際時評 中國觀察 財經評論 網友熱議 影視書評 聲音 漫畫 外交講壇
財經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分析評論 股市基金 房產動態(tài) 經濟數(shù)據(jù) 消費旅游 理財保險 資訊搶鮮報
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勁爆丑聞 名人軼事 精彩熱圖 幽默 本周推薦  
音畫 環(huán)球瞭望 社會百態(tài) 娛樂時尚 圖吧博客 論壇精選 軍事天地 時事熱點 圖片專題  
軍事 軍事廣角 即時消息 裝備圖集 中國國防 國際防務 軍事評論 專欄    
  臺海風情 臺海熱點 臺灣旅游 臺海局勢 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