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消息:長期以來,人類就渴望能夠?qū)Φ卣鹱龀鲱A報,從而把生命和財產(chǎn)的損失降到最低。然而,當那些勇敢的、負責任的科學家真的給出預測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此次海地地震就不幸驗證了這一悲劇。綜合外國媒體1月13日報道稱,其實有科學家早在2008年就曾預告過該國可能會發(fā)生大地震。
在2008年3月舉行的第18屆加勒比地質(zhì)會議上,5名科學家提交了一份報告,稱一條名為Enriquillo-Plaintain Garden的斷裂帶可能會給伊斯帕尼奧拉島帶來“強烈地震災害”。伊斯帕尼奧拉島又稱海地島,分屬海地與多米尼加兩個國家。經(jīng)證實,12日的強震就是發(fā)生在報告中提到的這條斷裂帶附近。
“我們一直都在關注這條斷裂帶,”報告的作者之一、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地質(zhì)研究中心的教授保羅·曼對CNN說?!皢栴}在于它可能數(shù)百年都處于一種靜止狀態(tài),或者說是在休眠當中,因此很難預測什么時候爆發(fā)?!?/p>
當?shù)貢r間1月12日下午4點53分,加勒比島國海地發(fā)生里氏7.0級強震,首都太子港大面積建筑物倒塌,死亡人數(shù)預計可能高達10萬。美國地質(zhì)勘探局的消息稱,這起地震的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方向15公里處,震源深度為8公里。該機構的地球物理學者克麗斯汀·馬拉諾指出,這是海地自1770年以來最強烈的地震。
“震源太淺,這是造成強烈地面震蕩的主要原因,不論震級的大小如何,”英國科學家大衛(wèi)·羅瑟瑞告訴BBC說。
另外,作為該國經(jīng)濟貧困和政治動蕩的副產(chǎn)品,海地大多數(shù)建筑都沒有達標,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此次災難的破壞性?!罢鹪措x首都如此近,加之該城市人口如此稠密,以及房屋質(zhì)量不佳,這一切都是造成巨大人員傷亡的原因,”報告的另一名作者、地質(zhì)學家林?。ㄒ糇g)告訴CNN。
2008年11月份,位于太子港佩蒂翁維爾地區(qū)的一座學校發(fā)生坍塌事故。隨后,該市市長表示,那里大約60%的建筑都是粗制濫造的,即便在正常的情況下都存在隱患。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王菁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