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畫面顯示教堂遭縱火(英國媒體圖片)

一名婦女在被燒毀的教堂前痛哭(英國媒體圖片)
中國日報網環(huán)球在線消息:自肯尼亞12月30日公布總統(tǒng)選舉結果以來,全國各地不斷爆發(fā)騷亂。1月1日,一伙暴徒對肯尼亞西部城市埃爾多雷特的一個教堂內正在躲避騷亂的群眾又砍又殺并放火燒教堂,造成至少50人死亡,使肯尼亞連日來死于騷亂的人數上升至275人。
*** 教堂避難反遭劫
據美國媒體報道,由于家中遭到暴徒洗劫,數百人被迫于12月31日晚逃到埃爾多雷特的一個教堂內尋求避難。其中一名避難者喬治·卡蘭賈回憶說,1月1日上午,約2000名暴徒來到教堂,他們不僅用彎刀對避難的人群又打又殺,而且還放火燒了教堂。他說:“人們睡的墊子紛紛起火,驚慌的人們四處逃竄,不斷有人倒下。”卡蘭賈還說,他的兩個孩子和90歲的老父親遭到毆打,但幸免于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紅十字會官員說,至少50人在這次騷亂中喪生。現場目擊者稱,數十人被活活燒死或被彎刀砍死,其中包括許多兒童,死者來自基庫尤族部落。
肯尼亞選舉委員會12月30日下午宣布,現任總統(tǒng)齊貝吉在27日的大選中以2%的微弱優(yōu)勢戰(zhàn)勝“橙色民主運動”候選人奧廷加,成功連任。不到一小時后,他在總統(tǒng)府宣誓就職。
齊貝吉成功連任消息傳出后,主要反對黨“橙色民主運動”支持者對選舉結果表示不滿,他們指責投票中存在作弊行為。隨后,內羅畢、蒙巴薩、基蘇木等重要城鎮(zhèn)爆發(fā)示威和騷亂,有人放火焚燒房屋,洗劫商店,不少居民不得不躲入當地警察局、教堂、學校和機場,還有一些人甚至逃進叢林中避難。
報道稱,自選舉結果公布以來,包括1日喪生于教堂大火的人在內,肯尼亞各地已有至少275人死于各類暴力事件。
*** 禍起部族之爭
美國媒體指出,4天來發(fā)生在肯尼亞的一系列暴力事件反映出該國長期積壓的部族矛盾。據悉,在肯尼亞有40多個部族,一些部族領導人經常召集一些無業(yè)游民和社會閑雜人員恐嚇脅迫對手,制造暴力事件的多為年輕人。
姆瓦伊·齊貝吉 (Mwai Kibaki)現年76歲,來自肯尼亞最大部族基庫尤族。2002年10月22日,齊貝吉率民主黨與其他13個反對黨結成 “全國彩虹同盟”,并成為該聯(lián)盟的唯一總統(tǒng)候選人,參加12月27日舉行的總統(tǒng)選舉,并在選舉中一舉擊敗執(zhí)政黨總統(tǒng)候選人烏胡魯·肯雅塔,成為肯尼亞總統(tǒng),12月30日宣誓就職。在他任期內,肯尼亞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為5%,齊貝吉因此而受到稱贊,但他領導的反腐運動被認為遭到失敗。
肯尼亞反對黨“橙色民主運動”總統(tǒng)候選人拉伊拉·阿莫洛·奧廷加(Raila Odinga)現年62歲,來自肯第二大部族盧奧族。奧廷加的支持者主要是貧民。
*** 國際社會施壓
美國媒體認為,肯尼亞目前面臨的問題很嚴峻,如果政府無法控制住暴徒們的活動,目前的內亂可能會演變成內戰(zhàn)。
肯尼亞選舉委員會主席基烏依圖1月1日說,公布選舉結果受到了重重壓力,這些壓力不僅來自齊貝吉和奧廷加兩派,也包括西方國家,因為它們拒不承認選舉結果。歐盟和美國已表示拒絕祝賀齊貝吉當選總統(tǒng),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呼吁齊貝吉和奧廷加進行對話。
基烏依圖說,西方國家的大使們讓他推遲宣布結果以便委員會調查選舉是否存在違規(guī)。據悉,歐盟以及4名肯尼亞高級選舉官員已呼吁對選舉過程展開獨立調查。
據悉,總統(tǒng)齊貝吉已呼吁與他的政治對手舉行會談,但反對派總統(tǒng)候選人奧廷加表示拒絕,稱他與齊貝吉談判的前提條件是“齊貝吉必須首先宣布自己沒有贏得選舉”。奧廷加指責齊貝吉政府使國內的混亂局面加劇。盡管政府禁止游行,但奧廷加堅稱,他將領導反對黨1月3日在首都舉行的百萬人游行抗議活動。
美國媒體分析認為,由于肯尼亞國內動亂愈演愈烈以及國際社會的不斷施壓,齊貝吉可能會對反對派作出一定的妥協(xié)。(李卉)
附:看國際新聞,學英語熱詞:
避難:refuge
暴徒:mob
點燃、付之一炬:to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