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不卡,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亚洲午夜综合,亚洲网站在线,亚洲国产二区三区,开心伊人网,tiantianri

  奇聞奇觀|科學探索|歷史揭秘|勁爆丑聞|名人軼事|
  精彩推薦 “教師節(jié)”回首望校園|很想質問有關部門:還有什么我們能吃?|特區(qū)三十年輝煌背后:那群被遺忘的深圳締造者|
“獨立日吃熱狗比賽”老饕云集 小林尊六連冠
2006-07-06 10:59:28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好友


“獨立日吃熱狗比賽”老饕云集 小林尊六連冠

多圖:小林尊和亞軍獲得者切斯納特(左)棋逢對手 (路透社圖片)

環(huán)球在線消息:當每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來到的時候,紐約市總要舉行一場國際吃熱狗比賽,吸引了世界各地自認食量超群的選手參加。但從6年前開始,這一比賽的冠軍就一直被日本人小林尊所壟斷。在今年的比賽中,小林尊不但獲得了六連冠,而且再度打破了由他本人保持的吃熱狗世界紀錄。

據美聯(lián)社報道,今年27歲、體重僅為160磅(約72.6公斤)的小林尊和眾多“虎背熊腰”、體形巨大的歐美選手比起來顯得異?!笆萑酢?,但卻因為驚人的食量而獲得了“颶風”綽號,他曾經在比賽規(guī)定時間內吃掉17.7磅(約8公斤)的牛腦。

自從2001年首度獲得吃熱狗比賽冠軍后,小林尊便一發(fā)而不可收,連續(xù)五年衛(wèi)冕成功,今年更是志在必得。他招牌式的“所羅門吃法”是把熱狗一分為二,再放入口中,據小林尊說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半咀嚼時間。

而本次比賽最有可能對小林尊造成威脅的選手是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的喬伊·切斯納特。切斯納特體重220磅(約99.8公斤),目前還是一名學生。他曾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資格賽上于12分鐘內吞下50個熱狗,創(chuàng)下了吃熱狗的美國紀錄。因此許多美國人都希望切斯納特能夠一舉擊敗小林尊,為美國人捧回闊別6年的冠軍頭銜。

在比賽開始階段,切斯納特氣勢逼人,兩只手拼命地往嘴里塞熱狗,頗有一股“風卷殘云”的氣勢。反觀小林尊卻是不慌不忙,仍然用自己發(fā)明的“所羅門吃法”一個一個地“消滅”熱狗。這就使切斯納特在比賽開始階段取得了領先,而前來觀戰(zhàn)的美國觀眾開始大聲歡呼,仿佛切斯納特已經勝券在握。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比賽的進行,切斯納特吞咽熱狗的速度越來越慢,他的臉漲得通紅,額頭上也浮起了青筋。而小林尊則是臉不變色,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進行比賽。終于在離比賽結束還有3分鐘的時候,小林尊超過了切斯納特,并再也沒有給后者翻盤的機會。

賽后進行的統(tǒng)計表明,小林尊在12分鐘的時間內共吃掉了53.75個熱狗,不但成功衛(wèi)冕,而且還打破了自己在兩年以前創(chuàng)造的吃下53.5個熱狗的世界紀錄。而切斯納特也是雖敗猶榮,他在比賽中“干掉”了52個熱狗,創(chuàng)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績,也打破了美國的紀錄。

除了這兩名冠軍爭奪者外,參加今年比賽的著名選手還包括韓裔選手“黑寡婦”索尼婭·托馬斯,世界吃派(餡餅)紀錄保持者、體重425磅(約192.8公斤)的埃里克·布克。而另一個引人矚目的選手是來自西雅圖的埃里克·丹馬爾克,他在僅僅吃掉22個熱狗后就退出了比賽。

美國人對吃熱狗可謂情有獨鐘,僅在獨立日當天就能消耗8000多萬只熱狗。自1916年起,紐約的康尼島(Coney Island)每年都在獨立紀念日舉行吃熱狗比賽。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項賽事的冠軍近年來卻一直被日本人把持。除了小林尊的六連霸,日本人新井和也以12分鐘吃下31只熱狗的成績在2000年奪冠。美國人能否在明年一解沒有奪冠的“七年之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大寶)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特稿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新聞熱搜
 
視覺
博客
看看全球最快跑車排行榜
近日,美國汽車媒體topspeed評選出10款最快的跑車,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限量款跑車。 >> 詳細

論壇
西班牙美食 國人不敢恭維
墨魚汁海鮮飯不僅是西班牙的傳統(tǒng)菜譜,還經過各地廚師的改良變得更加受人青睞。 >> 詳細

財經
點擊排行
 
 
英語點津
網站地圖                  
國際 要聞 深度 亞太 北美 中東 拉美 中外關系 國際組織 海外看中國
評論 本網視點 國際時評 中國觀察 財經評論 網友熱議 影視書評 聲音 漫畫 外交講壇
財經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分析評論 股市基金 房產動態(tài) 經濟數(shù)據 消費旅游 理財保險 資訊搶鮮報
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勁爆丑聞 名人軼事 精彩熱圖 幽默 本周推薦  
音畫 環(huán)球瞭望 社會百態(tài) 娛樂時尚 圖吧博客 論壇精選 軍事天地 時事熱點 圖片專題  
軍事 軍事廣角 即時消息 裝備圖集 中國國防 國際防務 軍事評論 專欄    
  臺海風情 臺海熱點 臺灣旅游 臺海局勢 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