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不卡,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亚洲午夜综合,亚洲网站在线,亚洲国产二区三区,开心伊人网,tiantianri

中國日報網(wǎng)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蒙古耳枕:是傳統(tǒng),更是傳奇

2013-02-05 13:44:23 來源:中國日報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我好友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市中心的一家批發(fā)市場人頭攢動,快到關(guān)門的時間,一個作坊還亮著燈。這個不到60平米的作坊看上去有點亂,成堆的半成品枕頭幾乎把十來臺縫紉機埋住了。但是這些做工精細的枕頭卻有著奇特的外觀:每個面上都有若干個孔洞。

蒙古耳枕:是傳統(tǒng),更是傳奇

47歲的牟春玲是蒙族,她是這間作坊的主人。她一絲不茍地盯著制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些枕頭叫耳枕,特別設(shè)計的孔洞為了減少睡覺時對耳朵的壓力而起到保護作用。

當(dāng)?shù)孛耖g傳說耳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年代,士兵夜晚枕戈待旦,中間有孔的枕頭可以便于聽見敵人和野獸的來襲。清朝年間,耳枕也很受滿洲貴族的喜愛。牟春玲的先人從孝莊皇太后的時代起就給蒙古貴族做服飾。據(jù)說是孝莊把耳枕帶進了清廷,并逐步流傳到全國各地的達官貴人。但是近些年來,知道這門工藝的人卻越來越少。

2007年,牟春玲接受耳枕生意純屬偶然。那年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為她的母親慶祝八十大壽。她的姑媽是家族里做耳枕的第五代傳人,做了兩個小的耳枕作為生日禮物,并且抱怨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人繼承這門手藝了。

牟春玲說針線活在早些年的艱苦歲月里救了她的生計,所以對此頗有些感情的她決定一試。盡管那個時候她對于這門浸潤著古老傳統(tǒng)和家族榮耀的手工技術(shù)幾乎一無所知,僅有的印象也只是小時候看過的幾眼。

編輯: 許銀娟 標(biāo)簽: 蒙古耳枕 傳統(tǒng) 傳奇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精彩熱圖

 
 

焦點圖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醫(yī)途中 廁所內(nèi)莫名猝死

格蘭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廠 特警進廠戒備

西雙版納:萬人潑水喜迎傣歷新年 歡騰場面蔚為壯觀

奶茶妹妹與大19歲京東老總最新恩愛照

精彩熱圖

西安一公交司機和貨運司機當(dāng)街廝打 乘客無語了

中央巡視組海南接訪點 群眾排隊來訪[組圖]

圖片故事:90后入殮師只為留下永恒美麗

南京“棄嬰島”三夜蹲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