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保障“菜籃子”供應需建長效機制
2012年,海南高度重視“菜籃子”,省政府召開現(xiàn)場會,各市縣拿出專項資金補貼。有關部門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全年新增常年蔬菜基地3萬多畝,各級政府投入資金超過6億元。
然而,結果并不理想。當前菜價高,雖然有客觀原因,但如何建立保障“菜籃子”供應的長效機制值得探討。
去年,定安縣王財旺響應號召,帶領農民種植了200多畝葉類菜,但現(xiàn)在其中的50多畝已改種供出島的辣椒等品種。王財旺說,由于各市縣都新建常年蔬菜基地,導致9月至10月葉類菜價格過低,打擊了農民種葉類積極性。
王財旺說,有關部門關心“菜籃子”建設,不應該在菜價高時出手,而要是在菜價低時干預。在菜價低時,要想辦法保護菜農積極性。
省農科院瓜菜研究所所長肖日新說,當前菜價高,市民感到貴可以理解,但這不是亂漲價的結果,而是有其合理的原因;各市縣保供應平抑菜價,關鍵是科學合理擴大生產,不能通過強制措施把菜價硬拉下來,這樣違反市場規(guī)律,會挫傷農民種菜的積極性,會進一步造成市場供應不足。
肖日新還建議,引導種植戶科學合理的種植常年蔬菜,信息公開非常重要,有關部門有必要定期公布各地“菜籃子”基地種植面積、種植品種和上市時間乃至每個時段的不同品種價格信息,及時給種植戶發(fā)出準確的信息,這樣才能避免盲目種植。
受持續(xù)低溫陰雨影響,海南露天葉類菜畝產普遍不足2000斤,但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儋州市向陽合作社專業(yè)種植的700畝大棚設施葉類菜,平均畝產5000斤,高的甚至達到8000斤。向陽合作社的種菜能手吳倫敏說,大棚設施種植葉類菜,不僅能夠對付持續(xù)低溫陰雨,而且由于產量高,還能把單位生產成本降下來。
然而,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去年海南雖然補貼建成大量設施大棚常年蔬菜基地,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技術不足,一些大棚設施尚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周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