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月20日,注定又是一個華夏兒女刻骨銘心的日子。這一天來,在關心雅安災區(qū)軍民齊心救災的每個鏡頭和畫面的同時,我們更關注著一個堅定而又忙碌的身影,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聆聽著他的一言一語。
“地震災情、救災和傷亡情況都要及時公開”,“不光要救災,還會幫助大家重建家園,以后的日子會更好”,“房子不安全,您晚上不要回家住,堅持一下”,“今晚要挨家挨戶敲門,房沒塌不意味著人沒傷”,“今晚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就算不睡覺,也要全力以赴挺進寶興”… …。地震一線,李克強總理依然保持著他的“平實作風”,還是平常的聲調(diào)、平實的語言,講白話、說重點,不煽情、不夸張,不繞彎子、直奔主題,在平實中透露出自信。
大災面前,殘垣斷壁、生離死別,作為普通民眾,慌亂、驚恐、六神無主、悲痛絕望,是常有的,也是常見的。面對災害,國家政府抗震救災是當務之急,安定人心也是必要之舉。此時,作為親赴災區(qū)一線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領導制定救災措施的同時,個人風范也具有強力的影響和帶動作用。他的每一個言語,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細微舉動,國人看在眼里,默化在心里——他發(fā)火生氣,國人會慌亂著急;他低落無序,國人會悲觀失望;他沉著,國人會情緒穩(wěn)定;他自信,國人當然也會充滿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此次,作為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親赴雅安的李克強總理,恰到好處地以個人的“平實作風”,在災區(qū)一線用他的這種大家都能理解的樸實話語、自然表情,展現(xiàn)了一國總理災難面前的自信、沉穩(wěn)、有力和堅定,由此也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傳遞給了我們信心和踏實,讓國人在災難面前變得更為成熟。
的確,我們看到,此次地震,與汶川地震不同,無論是災區(qū)還是全國各地,哭聲少了,指責少了,慌亂少了,絕望少了,大家都以一種大國國民的自信和有序設身其中、投入進來。在強大的祖國面前,我們有理由相信,今日雅安,即便黑夜降臨,災區(qū)的同胞無須害怕,有著全體華夏兒女的祈福與牽掛相伴,夜晚不會孤獨,家園仍會美好?。拍隙鹗鎻V袖)